复盘的定义并不复杂,表述直白简单,一看就能理解,不过,这容易使人们不求甚解,对复盘形成模糊的、不甚准确的认识。考虑到定义是方法的起点,而方法就为了“用”,因此,我们如何理解复盘就决定了我们如何应用
复盘的定义并不复杂,表述直白简单,一看就能理解,不过,这容易使人们不求甚解,对复盘形成模糊的、不甚准确的认识。考虑到定义是方法的起点,而方法就为了“用”,因此,我们如何理解复盘就决定了我们如何应用复盘。
比如,有人将复盘等同于反思,常见的做法是,当团队完成一项工作后,大家会聚在一起,每人都评价一下哪里做得好、哪里还有待提升。当然,开这样的会议比不开强,但这也带来了一个问题:反思碎片化。
由于大家倾向于凭借个人的感觉和判断来评估优劣得失,聚焦在局部的“点”上的情况居多,这就会导致反思缺乏系统性,观点零散,“眉毛胡子一把抓”,虽然观点听着都言之有理,但没有抓住主要矛盾。
再比如,有人将复盘理解为总结,常见的做法是,先将做过的事情简单罗列出来,然后基于所做的事情谈谈认识和体会,希望能够通过高度的概括提炼出具有指导作用的原则,以获得认识上的“提升”和“深度”。
然而,由于对事情本身缺乏足够具体的分析,往往导致得出的结论要么言之无物,要么泛泛而谈,虽然结论看上去很完美,但对提升自我没有多大的作用。
因此,我们有必要对复盘的定义做出详细的解释,并从应用复盘的角度来看看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。只有对复盘的定义理解到位了,才能更好地掌握这一方法。
第一,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,人类的大脑养成的习惯是对“未来”的事情更感兴趣,而不是对“过去”已发生的事情。因此,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中,我们更愿意做完一件事情后立刻开始做另一件事情,但未必会有动力或者自觉抽出时间来分析一下已发生的事情。
然而,复盘针对的恰恰是“做过的事情”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我们不会主动或理所当然地去做复盘,而是需要一定的动力才会这么做。只有意识到复盘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价值,我们才有机会获得内在动力。而组织机构对复盘有着明确的要求,这就属于外在动力。
第二,“做过的事情”一定是已经真实发生过的事情。复盘首先要分析的是“客观事实”,而不是探讨“假设的可能性”,重点是还原实际发生了什么,以及探寻是如何发生的。
因此,在应用复盘时,我们第一步应尽可能地呈现事情发生的真相,而不是在真相还未搞清楚的情况下,就立刻陷入想象的世界,做出各种假设和推理。这就违背了复盘的本意,或者将“复盘会”开成“务虚会”。复盘关注事实,事实胜于雄辩。
第三,没有参与“做过的事情”的人可不可以做复盘?可以做,但需要定位好角色。复盘之所以有别于其他学习方式,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在于,复盘研究的是自己的亲身经历。
研究别人经历的事情属于案例研究,不能被视为复盘。相对于局外的观察者,亲历者对事情的来龙去脉和过程细节更了解,更为关键的一点是,他们清楚地清楚自己决策背后的真实想法。
因此,亲历者是梳理、还原事实的不二人选,复盘必须有亲历者的参与。非亲历者在复盘中的角色是提问者和提建议者。他们带着好奇心,能够最终靠提问帮助亲历者还原事情的经过和决策依据,在充分了解事实之后,他们会基于自身的知识储备和过往经验,给出自己的分析、判断与建议。这有助于亲历者打破固有思维,跳出盲区,从而更全面地了解事情的经过以及加深对自我的认识。
第一,“头”是一个时间概念,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在做复盘时,需要顺着时间轴捋,看看事情是从何时开始的。与此同时,“头”也是复盘的逻辑起点,是指当初的想法,也就是“预先的计划是什么”。在联想,“头”特指“目的”或“初衷”,凡事先要问问目的:当初为何需要做这件事情?想实现的效果是什么?
比如,现在很多人喜欢参加马拉松比赛,如果比赛结束后做复盘,那么,首先要问问“当初参加马拉松比赛的初衷是什么”,每个人的答案估计都不尽相同。
有些人就想试试能不能坚持跑下来,有些人则想着一定要成功完赛,而有些人希望挑战一下在特定时间段内跑完马拉松,还有人是为了跑出个人最好成绩……由于目的不同,人类对于比赛结果的看法也就各不相同,复盘的关注点与结论也就不一样。
比如,有些人用了将近6个小时才完成比赛,但特别高兴,因为他就想看看自己能不能跑下来,事实上他做到了;有些人在3小时以内就跑完了,但还是不满意,因为没能跑出个人最好成绩,在这种情况下做复盘时,参赛者就需要分析每千米的配速变化,研究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。目的不一样,一切皆不同。
第二,“再”意味着重复。这听上去不免单调乏味,肯定不如新事物那般吸引我们。
一方面,这也提醒我们:复盘毕竟需要耗费额外的时间,这需要动力,我们应该做好心理和时间上的双重准备。
另一方面,这也告诉我们:“再”来一遍的目的是学习和提高。当我们沉浸在做事情的过程中时,目的是要把事情做成。
至于在此过程中究竟学到了什么,并不是我们此时关注的焦点。因此,所谓“干中学”的“学”其实体现在“再”这个环节,也就是将实践中所积累的认识和体会进行系统化的梳理、反思和归整。离开了这个“再”,实践很难出真知。
周航在《重新理解创业》一书中谈到了他的观念的转变过程: “最初我也会疑惑,开复盘会,有时会花费十几个小时,这样做多没效率。实际上这是一个前紧后松的过程。最开始可能很慢,但整合到最后,整个团队就会慢慢的有默契,互相之间越来越认同,业务发展也就会慢慢的顺利。”
第三,“过”就是梳理、还原的意思。在做复盘时,需要按照时间顺序依次还原事情发生的过程,也需要从目的开始梳理事情内在的逻辑关系。
只有真实地还原当初的预期、拟定的思路、实际的做法以及实际结果,才能真正了解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,尤其要关注在过程中为了应对变化而做出的那些调整。细节存在于过程,而过程决定了结果。当然,如果觉得有必要,你还可以在实际复盘时反复过上好几遍。
虽然复盘的定义看似简单,但当我们探究字面意思之后就会发现,其中包含了6个有必要注意一下的关键点:
2、复盘强调以事实为基础,研究线、复盘需要梳理、还原事情发生的过程,不能只看结果;
6、复盘是一件耗时费力的事情,通常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,而需要内外动力的助推。
实践复盘的操作诀窍大多源自这个定义。因此,无论是有效地应用复盘,还是养成持续复盘的习惯,都必须理解和牢记上述6个要点,它们构成了复盘的基础。实际上,只要违反了其中任何一个要点,都会掉进“坑”里,复盘的效用也会大打折扣。
上一篇: 复盘是决议OKR胜败的要害一环
下一篇: 个人成长|复盘模板